元大金控元大金控 元大金控元大金控 元大金控元大金控

能源与温室气体排放
温室气体盘查系统及能源管理系统的建置

自2015年起,元大金控开始导入ISO 14001环境管理系统,创建环境管理的架构,并拟订环境政策、规划环境改善目标和标的,以及提出持续管理改善方案;依据ISO 14001环境管理系统架构,陆续推展ISO 14064-1温室气体排放盘查、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统及ISO 14046水足迹盘查,逐年运行迄今,有效运行减碳、节能、节水及事业废弃物的管控,全面提升环境管理性能。

本集团已于2019年签署「科学基础减碳目标(Science Based Targets, SBT)」,完成类别一、二之盘查,为台湾首家倡议的综合金融公司。本公司借由科学化方法,依循PCAF方法学及TCFD揭露建议,已于2020年完成投融资资产碳排放盘查与揭露,并依循SBT科学减碳目标,已于2022年7月通过SBTi目标审核与声明,未来将持续深化盘点碳足迹,发挥金融影响力推动整体产业进行低碳转型,实践永续金融之目标。

内部碳价机制

台湾碳费制度于2025 年上路、欧盟即将实施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许多企业开始应对碳有价时代的挑战。本集团以集团营运为范畴,在2020 年导入「影子价格(Shadow Price)」,作为内部碳费计算机制,透过设置不实际收费的碳排成本,让管理层在决策时逐步内化碳有价的概念,是台湾首家将温室气体排放「外部成本内部化」明确订价的金融业者。

本集团参考国际碳定价及2050 净零碳排情境之预估碳成本,将集团温室气体排放成本定价,并逐年调整价格。2023 年试行期,以每公吨新台币1,500 元做为本集团内部碳定价之价格,2024 年正式运行后,价格上调为每公吨2,000 元。 内部碳定价结合各子公司减碳目标规划,进行各项节能减碳项目之效益评估,将节能改善行动计划之投入与产出加入碳价参数进行计算,同时由内部碳价工作小组定期追踪集团各公司减碳目标达成率,要求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未达标者提出改善对策与计划,于内部碳价工作小组会议进行项目报告,并将减碳目标链接至管理层之绩效考核,落实减碳决心。

2024 年正式施行期间,集团整体碳排放量较前一年度减少968.31 吨,减碳比例达5.20%,等同碳价约193 万元。以国际永续模范生为目标,本集团期许作为金融业的低碳先行者,透过内部碳定价落实气候责任。

ISO 14001:2015 环境管理系统
(取证日期:2025.03.22、有效期间:2028.03.21)

元大持续推动各项降低环境冲击的措施,亦朝着创建企业绿色文化的方向迈进。在打造绿色友善职场之余,也影响集团客户及员工家庭一起投入绿色行动,创建共同的环境永续目标。为了推动与管理集团内的环境事务,于2015年11月从元大金控开始,着手导入ISO 14001 环境管理系统;2016年3月金控大楼及大同大楼通过验证;2017年1月扩大导入ISO14001系统至元大人寿位于宏泰大楼16-18楼之楼层,2024年金控及旗下所有子公司皆持续维运管理系统并通过验证,覆盖率为100%。现阶段元大将持续维持系统运作并以通过验证为目标。

ISO 14064-1:2018 温室气体盘查
(取证日期:2025.04.18、盘查年度:2024)

元大于2015年起着手导入ISO 14064-1温室气体盘查系统,子公司元大证券及元大投信率先于2016年5月及9月通过验证;2023年采行ISO14064-1:2018 盘查温室气体排放量,元大金控及旗下所有子公司的营运据点皆通过验证,覆盖率为100%,2024年度更扩增盘查范畴至海外据点。未来我们每年将持续进行温室气体盘查,以掌握本公司节能减碳之实质成效。

集团温室气体排放量
温室气体排放量(公吨CO2e)
(注1,2,3)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类别一
(注4)
1,660.71 1,436.98 1,359.64 1,124.75
类别二
(地点基础)
20,593.33 18,562.91 17,254.23 16,520.81
类别二
(市场基础)
(注5)
20,407.59 18,562.91 17,254.23 16,520.81
类别一+二
(地点基础)
22,254.04 19,999.89 18,613.87 17,645.56
碳密集度(公吨CO2e/十亿营收)
(注6)
186.63 218.57 189.76 146.19
数据覆盖率(%)
(注7)
100 100 100 100
类别三~五(注8) 4,035.19 125,777.62 97,629.53 97,509.17
注:
  1. 依据ISO 14064-1 进行类别一至四盘查,采营运控制权法设置盘查边界,并以2021 年全据点盘查为基准年。
  2. 依据排放系数法计算,排放量= 活动数据×排放系数×全球暖化潜势(GWP),GWP 采用IPCC AR6 版本。
  3. 类别一、二温室气体排放种类包含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六氟化硫、三氟化氮。
  4. 类别一排放主要为汽油及冷媒,其排放系数依据「行政院环境部温室气体排放系数管理表6.0.4」计算。
  5. 类别二排放为外购电力,采用「行政院环境部温室气体排放量盘查作业指引」之量化方式计算类别二(市场基础)排放量。
  6. 碳密集度系指每新台币10 亿元营收所产生之类别一及类别二温室气体排放量。
  7. 数据覆盖率为当年度纳入类别一、二统计之据点占整体据点之比例。
  8. 类别三~ 五不包含投融资排放。
集团海外据点温室气体排放量
温室气体排放量(公吨CO2e)
(注1,2,3)
2024年
类别一 792.31
类别二
(地点基础)
4,028.56
类别二
(市场基础)
4,028.56
类别一+二
(地点基础)
4,820.87
数据覆盖率(%)
(注7)
100
ISO 50001:2018能源管理系统
(取证日期:2024.05.28、有效期间:2027.05.27)

本集团于服务过程中使用的能源以外购电力为大宗,透过系统化的管理架构与流程落实节能计划,有效改善能源绩效,并减少能源费用、降低环境冲击。2024年本集团全台9栋自有大楼(金融广场、金控大楼、元泰广场、台中大楼、崇德大楼、永康大楼、府城大楼、高雄大楼、明诚大楼)全数通过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统验证,自2016年以来全面推行ISO 50001,累计减少碳排放逾1,895.21公吨。

盘查边界全台自有大楼 金融
广场
金控
大楼
元泰
广场
台中
大楼
崇德
大楼
府城
大楼
永康
大楼
高雄
大楼
明诚
大楼
涵盖公司 金控
证券
银行
人寿
投顾
证券
银行
投信
创投
证金
证券
银行
期货
国际资产
证券
银行
期货
证券
银行
人寿
投信
证金
证券
银行
期货
证券
银行
证券
银行
期货
银行
证券
标准版本 ISO 50001:2018
首次取证日期 2018/05/28
有效期间 2027/05/27
推动节能减碳措施

使用节能设备与降低能源消耗是低碳营运重要的一环,本集团落实各项节能行动,如汰换高耗能设备、换装LED 节能灯具、感应式照明、管制电力设备的使用、能耗智能监测、空调系统升级、建筑隔热设计、汰换老旧车辆、电梯回生系统及新大楼设置电动车充电插座等,并透过内部员工教育宣导,强化同仁对于节能减碳及环境保护的意识,以降低公司营运排碳之潜在风险,减缓气候变迁的影响。

节能作为 减少用电度数
(kWh)
减少能源消耗
(MJ)
减碳绩效
(公吨CO2e)
计划投入成本
(新台币仟元)
更换LED节能灯具 155,578 560,080 76.86 3,410
老旧空调设备汰换 174,998 629,992 86.45 15,928
合计 330,576 1,190,072 163.30 19,338
注:
  1. 减少用电度数系将项目节电量一致换算为2024年12个月之成效。
  2. 以经济部能源局最新公告之2023 年电力排碳系数0.494 (公斤CO2e /度)计算。
  3. 主要节能行动属类别二温室气体排放减量范畴。
智能监控导入

为了以数据化、即时性与连续性信息计算能源耗用情形,2019年元大金控率先导入「中华电信iEN智能节能服务-大楼节能系统」,借由现况评估、系统导入评估、仿真成效、现场安装、实地验收、正式启用六大步骤运行项目内容,于 6 栋自有大楼布点152个感应点位及系统馈线,采用即时性挂表量测,取得高能耗设备的用电基础数据。透过该系统即时在线监测,掌握连续型用电耗能情形,以评估高耗能设备运转效率,做为科学化设置长期减碳目标的依据。

再生能源采购

本集团积极响应台湾再生能源法规之变革,在再生能源购买上,依办公型态,先期以太阳能发电案场为主,并要求发电案场提供实际照片与规划说明,确保案场发电不影响土地及环境生态。此外,于2020 年完成签署「再生能源购电协议 (PPA)」,2021 年第三季开始正式转供再生能源电力,2024年全集团包含金控及8家子公司均开始使用绿电,同时已有逾30%分支据点使用绿电,未来将持续拓展绿电供电涵盖率。2024年度合计转供528.08万度。全集团2024年整体绿电使用迈进13.64%,相较2023年绿电转供量2024年度增加近一倍。

除了购买再生能源外,本集团亦积极设置再生能源设备,于新建自有大楼规划太阳能光电板,2024年元大金融广场正式启用,于楼顶设置71片太阳能板,设备容量达24.85千瓦,符合绿建筑申请标章中的日常节能指针,积极有效利用再生能源。 综上,2016 至2024 年间再生能源使用(含再生能源凭证)累计达到1,190.74万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5,972.83公吨CO2e,约当615.20公顷森林吸碳量。

集团再生能源绿电使用量
项目 2021 2022 2023 2024
绿电转供电量(万度) 15.73 94.59 264.34 528.08
再生能源总用量(万度) 52.73 94.59 264.34 528.08
电力排碳系数(公斤CO2e)/度 0.509 0.509 0.495 0.494
年减碳量(公吨CO2e) 264.7 481.46 1,308.46 2,608.72
相当森林年吸碳量(公顷) 26.17 49.52 134.81 268.70
注:2021年再生能源总用量包含再生能源凭证购买量,自2022年起全面使用绿电转供,细项揭露详见2024年永续报告书。
主要能源使用量
项目说明 2021 2022 2023 2024
非再生能源 用电量(度) 41,022,562 36,454,150 34,823,076 33,442,945
其他能源用量(GJ) 5,147 4,402 4,531 4,699
其他能源用量(MWh) 1,429.72 1,222.78 1,258.61 1,305.28
总能源用量(GJ) 152,828 135,637 129,894 125,115
总能源用量(MWh) 42,452.22 37,676.93 36,081.69 34,754.19
能源密集度(GJ/新台币10亿元营收) 1,281.68 1,482.34 1,324.23 1,036.59
再生能源 绿电转供/再生能源凭证总电量(度) 527,341 945,920 2,643,358 5,280,786
再生能源总用量(GJ) 1,896 3,405.32 9,516.08 19,014.25
再生能源总用量(MWh) 527.34 945.92 2,643.36 5,280.79
数据覆盖率(%) 100 100 100 100
注:
  1. 主要能源使用为外购电力,其他能源项目包含汽油及柴油。
  2. 能源热值转换参考国际度量衡局公布之转换单位以及「经济部能源局2023年能源统计手册-能源产品单位热值表」公告之数值计算,以电力860 kcal/ 度、汽油7,800 kcal/L、柴油8,400 kcal/L 计算,并以4.1868 kJ/kcal、0.277778 MWh/GJ转换单位。
  3. 数据覆盖率为当年度纳入统计之据点占整体据点之比例。